找到相关内容4470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陈兵教授 :现代青年人应该如何学佛

    讲经说法,对因果业报、缘起性空性空缘起、万法唯心等义理,知晓理解,谓之闻慧。闻慧仅是一种知识,在修行中往往用不上,尚须对所知义理进行思察抉择,获得领悟、胜解,有深切的体会,确认不疑,完全变成自己的知见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64676339.html
  • 略论明心见性--元音老人

    生死之由来。如欲断其流者,先须识知源之所在,而后方可塞其源、断其流,逍遥于生死之外。那么芸芸众生在六道内头出头没地轮回不已,究竟何由而起呢?释迦佛用两句简约的话告诉我们:‘三界唯心,万法唯识...生死根株,而得心花开敷,见弥陀佛性,往生净土。一切唯心造,而人不能无念,不念佛、法、僧,必念贪、嗔、痴。念贪、嗔、痴则杀、盗、淫恶业起,恶业起,生死轮回无有止息。佛乃因势利导,抓住众生不能无念的习气,...

    元音老人

    论坛精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04776544.html
  • 造菩萨的人格 做生活的大丈夫

    就是对宇宙人生的本相的彻底认识。例如,四圣谛,三法印讲众生系于爱欲、流浪生死、苦空无常,讲诸法因缘和合、幻生幻灭、无有自性,讲万法唯心、心为解脱之水等等,这些认识都是非常究竟的。 就善而言,般若智慧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15776616.html
  • 行策大师净土警语精华讲记

    自然感应道交。我之苦切,必能感,佛之慈悲必能应。 我们的心性与阿弥陀佛的心性是一不是二,从理上说,自性弥陀,唯心净土。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以及眼前环境,都是我们自性变现出来的,既然是自性变现的,那有不感应的...用此观法,思想比较集中,不夹杂其他念头,即是静。依靠观佛的相好,修我们自己的清净心。这种观法若修成功,也可以变为三十二相,想像的力量不可思议。 五三、修观须了万法唯心。经云:心如工画师,造种种五阴。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30276683.html
  • 游祥洲博士专访净空法师

    。佛在《华严》里面告诉我们,虚空法界刹土众生从哪里来的?现在许多科学家都在研究,宇宙怎么形成的?生命从哪里来的?佛在《华严经》上是讲得很清楚,这一切的一切,“唯心所现,唯识所变”,八个字就把这个问题...

    游祥洲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21480477113.html
  • 原始佛教读书会:相应部选读 第十单元:受相应

      蔡奇林:   当然有关联,因为佛陀讲的是中道,但不是绝对只靠心就够了。所以心当然是有关连,但是其他物质性的,例如空气、脏的水、吃坏东西,很多条件也都有关,因为佛教讲“缘起”而不是“唯心”;可是...

    赵飞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21483477138.html
  • 禅宗全书介绍及目录

    、永明智觉禅师唯心诀(卍续藏本) 十一、观心玄枢(卍续藏本) 十二、注心赋(卍续藏本)   ▲第四十册 一、 石霜楚圆禅师语录(卍续藏本) 二、杨岐方会和尚语录、后录(大正藏本) 三、白云守端禅师...

    蓝吉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065978393.html
  • 蔡瑞霖:关于唯识学时间意识的现象学考察

    其心意识的烦琐分析性格而言,小乘部派佛教阿毗达磨论书首开其端,瑜伽行唯识学不过继其余绪,予以大乘化发展而已。即此心意识分析为目标的哲学立场,得总结为「三界唯心,万法唯识」(注2)的教证,以心识主体的...典型,撇开意识分析的主轴,将失去两者相互借镜,发掘新 义的依据。   注 2 《华严经》十地品。又,《唯识二十论》卷一,大正 31.74b,「安立大乘三界唯心」。   注3 《成唯识论》卷九,...

    蔡瑞霖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582878754.html
  • 金刚经的现代意义——济群法师

    到处都是战争、谋杀、偷盗、抢劫、强暴、欺骗,那将是多么险恶的世界呵!相反,如果我们拥有惭愧、慈悲、道德、智慧,那么世界就会出现光明、和谐、安定的局面。佛法说“一切唯心造”,我们拥有什么样的心态,就会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264778880.html
  • 缪勒比较宗教学与伊利亚德宗教现象学方法之比较研究

    缪勒坚决拒斥所谓“直觉的信仰”和“理性的宗教”,前者是宗教经验和神学范畴的,他认为不具有科学性,而后者的哲学唯心主义进路也是他所不认可的。缪勒断言,他所处时代的哲学思想对于宗教学无所为用,一方面,它们在...

    王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11250279060.html